各学院(部)、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遴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我校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2022年1月1日(含)以后,国内出版、再版或重印(以版权页信息为准),正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使用的教材。
2.鼓励申报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尚未覆盖专业的核心课教材;职业本科各专业特别是制造业相关专业的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充分融入数智技术、资源丰富的数字教材;服务国际产能合作、促进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职教出海相关教材;体现产教融合,头部企业、行业、职业学校专家深度合作共建的教材。
3.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北斗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生物育种、粮食加工等现代农业,养老、托育、家政、低空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相关教材。
4.列入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教材建设范围的教材,中职三科统编教材、列入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目录的教材,习题集、指导书、作业册、教师用书、教辅用书等不参加申报。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和推荐方式
各单位组织初评并排序推荐由本校人员担任第一主编(作者)的教材,经学校评审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复核后统一报送至教育部。
(二)申报限额
我校推荐限额为4种。各单位原则累计限报2种。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根据职业教育有关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有关课程设置要求申报。同一课程的教材,每个申报单位限报1种。
2.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课教材,同一专业每个申报单位限报2种:同一专业同一课程的教材,同一第一主编只能申报一个版本。同一第一主编、相同或相近内容的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只能选择一种形态申报。同一第一主编申报教材总数不超过2种。
3.同一课程的分册教材(如上、中、下册,教材+非独立实训教材等)视为1种:外语类课程教材同一学期的不同分册 (如听、说、读、写)或不同学期的同一分册(如各学期的听力分册),视为1种。不同学期不同分册的教材不得混合申报,同一丛书号的系列教材不得拆分申报。
4.再版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未更换第一主编的,按要求向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申请修订备案,不参与此次申报;更换第一主编的,须按新教材参加申报。
5.已参评但未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的教材,按照相关政策、行业发展和技术更新要求进行了实质性修改的,按“修订教材”(需提供修订内容对照表,附件 3)进行申报。
6.教材须为具有ISBN号的正式出版物,部署数字教材或教材数字资源(工具)的平台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备案,确保资源安全。
三、申报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严把思想政治关,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注重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
(二)突出职教特色。坚持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定位,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教材编写规律,推动头部企业、职业学校、职教专家共同建设,打破传统学科逻辑体系,对标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需求,突出能力培养。
(三)适应产业需求。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紧贴产业发展方向、行业技术前沿、一线岗位要求,充分融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突显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严格把控质量。严格落实国家对教材建设的总体要求,对教材内容、文字、插图、封面等进行全方位把关。严守出版规范,打造内容精品、编校精心的教材。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避免教材同质化。
(五)严守底线要求。教材无意识形态问题,无侵犯知识产权或其他法律问题,不得在民族、地域、宗教、性别、职业、年龄等方面存在歧视、描述不当等相关问题,不得有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教材编写人员应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无意识形态、违法违纪、学术不端、师德师风等方面问题。
四、申报流程
(一)申报者按要求填写《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表》(附件1),并提交相关材料。提供教材电子版、纸质教材6本(套),评审后归还。
(二)推荐的教材将通过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平台进行申报。学校组织通过评审的申报者进行网上申报。
(三)同一种教材,各申报者在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指委、教指委,教育部直属高校申报时只能选择其一。
五、工作要求
(一)推荐要求
1.各申报单位要积极鼓励符合申报要求的高水平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积极参与申报,并协助办理相关申报手续。
2.各单位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谨、科学、负责地组织申报工作,严守廉洁和保密工作纪律。
(二)材料要求
1.各单位应报送的《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表》,包括:教材基本信息、教材简介、编写人员情况、出版单位意见、申报单位意见和需提交的其他材料。所有材料应完整、真实、规范。
2.数字教材以光盘或U盘等形式报送。须在线访问的数字教材提供网址。
3.教师可建立包含全部推荐教材资料的展示网页,用于在网评系统中填写链接网址,确保网页开通可正常访问。
4.各单位按要求填写《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汇总表》(见附件2,须体现推荐顺序),连同《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表》(附件1)、教材电子版(数字教材提供光盘或U盘等),汇总后统一发送至82503180@qq.com。
附件1(打印8份并左侧装订成册,如有其他材料统一附后,申报单位意见、出版单位意见均需签字并盖章)、附件2(打印1份,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连同教材6本(套),于2025年2月24日16:00前提交至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田家炳楼)804室。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彬 杨柳
联系方式:0431-4536201
邮箱:82503180@qq.com
附件:
1.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表.docx
2.第二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推荐汇总表.doc
3.已参评但未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内容对照表.doc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2025年2月19日